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的情况包括哪些?

12333社保查询网 www.12233si.com 2025-02-27 来源: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

依据《实施〈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〉若干规定》第十三条,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包含以下情形:

终止劳动合同类

  • 劳动合同期满: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,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不再续签劳动合同,导致劳动者失业。比如,小王与一家企业签订了3年的劳动合同,合同期满后企业决定不再续签,这种情况下小王就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。
  • 用人单位被依法宣告破产:当企业因经营不善等原因被法院宣告破产,其法人资格将被依法终止,无法继续履行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,劳动者因此失业。例如,某小型工厂因资金链断裂,无法偿还债务,被法院宣告破产,该厂的员工就会面临失业,且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。
  • 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、责令关闭、撤销: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失去了合法经营的资格,不能再继续开展生产经营活动,从而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合同。比如,一家食品加工厂因严重违反食品安全法规,被市场监管部门吊销营业执照,该厂的员工就会失业。
  • 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:出于战略调整、股东决策等原因,用人单位决定提前结束经营活动并解散,劳动合同随之终止。例如,某公司的股东因经营理念不合,决定提前解散公司,该公司的员工就会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。

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类

  •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:虽然是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,但前提是用人单位主动提出,这种情况下劳动者失业仍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。例如,公司因业务调整,与员工小李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,小李就符合相关条件。
  •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: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,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,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。比如,小张在工作期间患病,医疗期满后无法胜任原来的工作,用人单位也没有其他合适的岗位安排给他,于是解除了与他的劳动合同。
  •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: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,仍不能胜任工作,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。例如,小赵被安排从事数据分析工作,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和岗位调整,他仍然无法达到工作要求,用人单位因此解除了与他的劳动合同。
  •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: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,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,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,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。比如,因城市规划调整,公司的办公地点需要搬迁到较远的地方,很多员工不愿意前往,公司与员工协商变更工作地点无果后,解除了劳动合同。
  • 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:需要裁减人员,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。例如,某大型企业因经营困难进入破产重整程序,为了降低成本,按照法律规定裁减了部分员工。

被用人单位辞退、除名和开除类

  • 用人单位以暴力、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: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,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,这种情况也属于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。例如,某工厂老板强迫员工长时间加班,甚至限制员工的人身自由,员工为了自身安全和合法权益,被迫解除劳动合同。
  • 用人单位违章指挥、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: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,不需事先告知用人单位。比如,在一些建筑施工企业中,老板不顾安全规定,强令工人在危险的环境下作业,工人为了自身安全而解除劳动合同。
本文关键词:中断就业,失业,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本文网址:http://www.12333si.com/shiye/202502/2715554.html 编辑:12333社保查询网